第二天起得早,两个人也没去出床子。
    吃过早饭收拾完,抄着袖去了程三叔家。
    扑了个空。
    两栋大棚,二亩多地,里面的活多着呢。
    柿子秧长得快,打叉,拔草都得跟上趟。
    桂萍跟在大山后面,一路又去了大棚。
    大棚里烧着炉子,铺面而来的是一股潮乎乎的暖气。
    三叔三婶和闰月,脱了外套,只穿件贴身的衣服,在棚子里正忙的热火朝天。
    桂萍打招呼的声音吓了他们一跳“三叔,三婶,闰月忙着哪?”语调高挑,甜的发腻。
    大山嘴里还啧啧夸赞“到底是三叔种出来的柿子,长得好!
    这一嘟噜一串儿的,都是钱呐!”
    三叔停下手里的活,接道“大山,你们这做买卖的看啥都是钱。
    我们看这柿子,就是孩子的学费,家里的油盐酱醋,米面杂粮。”
    “大山,桂萍,今天怎么没去出床子?
    耽误一天可不少钱呢。”三婶子心眼多,就猜到他们两口子不会干亏本买卖。
    桂萍和她姐一样,能算计。
    这算计要是用到过日子上,是好事。
    要是用到人身上,就缺德了。
    桂花的算计用到过日子上多些,桂萍则用在人身上比较多。
    桂萍听三婶子这么一问,赶紧凑到三婶身边,笑的山花灿烂道“三婶子,再忙也不耽误咱们联络感情。
    这都多长时间没好好说说话了。”
    不挣钱专门来找人说话?糊弄鬼呢!三婶子当然不信。
    桂萍又四下看了看,说道“三婶,你这棚子不小,每天摘下来的柿子不少吧?”
    闰月偏头看了看这边,知道桂萍东扯西拉,这是要说到正题上了。
    “多的时候一天摘个三五百斤,少的时候也有个一两百斤。
    都是辛苦钱,哪像你们不累身子不流汗,那钱就到手了。
    我们这没本事的人,就得靠出力气。”三婶子把手里的一个柿子叉扔到地上,换了一棵秧,继续忙。
    桂萍赶紧跟过去,接着说“三婶,一天下来这么多柿子,不咋好卖吧?
    这天冷了,拉去集上卖又是掉秤又是冻的,损失也不少。”
    “好货不愁客,我们家柿子不用出去卖,有人来取,不够卖!”三婶子的语气开始降温。
    自己辛苦种出来的柿子,怎么让桂萍一说,好像烂大街没人要了似的呢。
    桂萍干笑了几声,回头看看大山和三叔那边。
    大山支棱着耳朵,听着这边的动静。
    见桂萍看过来,他递过去个鼓励的眼神。
    桂萍接着说“三婶,我们今天来是有点事情找你们商量……”
    “桂萍,有话就直接说,不用绕那么大弯子,我这人老脑子慢,要是听不出来,你不是白忙啦?”三婶子用说笑话的方式,揭穿桂萍的小伎俩。
    桂萍尴尬的笑了笑,直接开口“三婶,也没什么大事,我和大山想从你这里进柿子卖。
    您老也知道,我们批货去哪里都是批,这肥水还能流了外人田?
    一样四毛钱一斤进货,何苦便宜了外人?”
    “多少?四毛钱一斤进货?”三婶看着桂萍,好像是看一个大笑话。
    “啊……那个……三婶我想起来了,现在已经到了冬天,冬天柿子价高些,我给你一块钱一斤,不拘多少,好坏我也不挑了,都要了。”
    桂萍说完心里还埋怨大山,昨天偷听怎么就没偷听清楚。
    不知道这柿子往出批是啥价,批发市场那边普通柿子是五毛钱一斤。
    自己这花了一倍的高价。
    不过听说刘香香那边卖十一块钱一斤,这利润可是十倍呢。
    “不卖!”三婶子回答的干脆,她不愿意和这贪便宜没够的人打交道。
    自己卖十块钱一斤的柿子,她给一块钱一斤,还好像自己占了便宜。
    三婶子敢保证,若是卖给她,下次再来,她就敢以“价太高不好卖”为由,再压自己两毛钱。
    一个村子住着,太知道对方是什么德行,一撅屁股,就知道她要拉什么屎!
    “不,不卖?”桂萍没想到,三婶果真不给自己面子“三婶,你种柿子就是卖的,现在买主上门,你不卖?
    你是跟钱有仇还是跟我有仇?”
    三婶一看桂萍变了脸色,寸步不让道“桂萍,我们和谁也没仇。
    就像你卖菜,一直卖十块钱一斤的黄瓜,来了个人给你一块钱,你卖?”
    “我当然不卖!”桂萍脖子一梗“可三婶你这不过是打个比方,破柿子而已……要不你说个价钱我听听。”
    “桂萍你说错了,我这柿子还真不是打比方,就是十块钱一斤往出批的。
    你嫌破,有人不嫌,你赶紧去找好的,我这还没时间留你。”三婶直接下了逐客令。
    桂萍见三婶开始撵人,死皮赖脸贴上去,陪了笑“三婶,咱说正事,别开玩笑……”
    “你看我像开玩笑吗?我哪有功夫和你开玩笑!”
    “三婶,都一个村住着,人不亲土还亲呢。”
    “桂萍,别说亲不亲的话,去年夏天诗婷开学,差二百块钱,我去跟你借。
    都差点给你跪下了,你非但没借,还把我一顿羞辱,就因为我们没钱。
    那时候你怎么没说土亲的话?”
    三婶的话,把桂萍噎的“哏儿喽”一下,她都把这事儿给忘了。
    但桂萍是什么人?那可是和人打交道的,
    能屈能伸。
    “三婶,当时是侄媳妇嘴贱,侄媳妇不是人,说了过头话,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就把柿子卖给我们……”
    “不卖!别人都定好了。”
    桂萍见三婶这边说不通,赶紧挪步朝闰月走过去“闰月,你那边不是也建了个大棚?
    你看在你哥和我姐的面子上……”
    “对不起桂萍姐,他们在我这没面儿!”
    闰月的话说的更干脆。
    眼见着大金山越来越虚无缥缈,桂萍脑门上浸出了汗珠儿。
    好话又说了一箩筐,没撬动三婶和闰月一丝牙缝。
    大山急得问起三叔,三叔更绝,回他个老根八尺的笑脸“我们家的事儿和你家一样,都是娘们儿做主!”
    眼见着老程家的几口人像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实在说不动,桂萍和大山出了柿子棚。
    吃了顿闭门羹,心情不好,一出来还被冷风吹着了,连连打起了喷嚏。


章节目录



重生八零:旺夫小农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一弯浅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弯浅笑并收藏重生八零:旺夫小农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