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费劲全身力气,留下了一道口谕。等日后杨氏死了,就追封她为皇后,叫她与他合葬。
    他攥着齐怿修的手,费力的说完了这句话就咽了气。
    他看不到他的儿子没有答应。
    他自然也看不到,他的皇后,他的李妃虽然哭的凄惨,可眼里都是嘲讽之色。
    他最后只是看到了杨妃失魂落魄的样子。
    或许,这就是在乎与不在乎吧?
    于是他就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他只看冯氏被他冷落了一辈子,毁了身子不能生育,还当冯氏都忍耐下去了。
    于是他不会知道,他这么早死,是冯氏的恨。
    他也只看到了李妃的柔顺恭敬,宽容忍让,就好像那些年杨妃对她们母子下毒,陷害,李氏也都就那么忍着去了。
    所以李妃其实从来也不喜欢他,只是入宫做了妃子,不得不装模作样。
    他想,齐怿修是他的继承者,总归是要听他的话。
    可惜他忽略了,如今殿中只有这么几个人,杨妃,没有母族,没有子嗣,没有任何人支持。
    他们几个恨她恨不得她五马分尸,又怎么真会遵从这样一道口谕?
    这样一道传不出去的口谕。
    这口谕杨妃能跟谁说去呢?跟谁说,不是妄想?
    能追封皇后的条件,杨妃一个也达不到呀。
    所以,崇裕帝自以为都安排好了,虽然不甘心,却也就这么闭了眼。
    杨妃是真的伤恸,失去了儿子,就等于失去了日后。
    如今失去了皇帝,便失去了全部的依仗。
    何况,她真心爱慕皇帝,失去了依仗的同时,也失去了爱情。
    所以她哭不出,只是木呆呆的,看着皇帝去了。
    真伤心的人,心都碎了,却未必能哭。
    可谁管她呢?甚至都盼着她这样才好呢。
    而冯皇后,李妃,以及其他嫔妃们,都哭的声嘶力竭的,至于是不是伤心,那只有自己知道。
    或许有人真伤心吧,可冯皇后与李妃只觉得轻松。
    可太轻松了,再没有人这样压在她们上头了。
    而杨妃这个出身低贱的人,也终于不能再耀武扬威了。
    可真是太好了。
    她们这些年的恨意和恶心,总算有了发泄的地方。
    要不然,冯皇后为什么不给杨妃下药呢?
    她怎么能轻易的死呢?她的活着啊,恶心了旁人这些年,她死了不是便宜了她吗?
    大懿朝,改了天地。
    崇裕帝驾崩,庆元帝登基。
    立了朝国公主上官氏为皇后,封了冯家嫡女为淑妃。
    尊了冯皇后为冯太后,尊了李妃为李太后。
    追封了几个人,晋位了几个先帝的嫔妃。
    而杨妃,只是成了杨太妃,她不可能在当今这里再有什么好待遇了。
    这一点,她自己也知道的。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她连葬如皇家妃陵的机会都不会有。
    她连正儿八经立一个墓碑的机会都不会有。
    赫赫扬扬十几年,换来一个没下场,到底值不值得,那也唯有她知道了。
    第421章 巴结
    这些年,北疆的变化他自然知道,本以为是皇帝总要有一日将沈家人全部赶回皇城的布置。
    所以沈长靖这些年只是教导沈忠和沈毅不要管这些,只管与皇上派去北疆的人和睦相处。
    就算是日后不能再驻守北疆了,回京来也少不了荣誉。
    说白了,天下太平,大懿朝富庶,哪里还有战火呢?
    可这不就有了?
    沈长靖上前:“臣心服口服,皇上真乃不世明君!丝毫不输高祖太宗!”
    高祖创立了大懿朝,从前朝腐朽的皇权中杀出来,有了大懿朝。
    太宗平定四海,威扬内外。
    如今,沈长靖是真的佩服这位皇帝,年轻,却有魄力,有眼光,也足够狠。
    “哎,静安候这般夸赞朕,朕愧不敢当。朕也不求立下什么不世之功勋,但求朕在位的时候,叫我大懿朝的百姓不被外族欺凌,叫我大懿朝的百姓活的抬头挺胸。”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将军都跪下来磕头,不管心里如何,他们都是服气的。
    主要是,先帝什么样,大家都知道。
    那才是真没有什么雄心大志,更没有什么宏图霸业的心思。
    也亏得他还能听进去谏言,好在在位二十几年,没叫大懿朝走了下坡路。交给当今的时候,倒也依旧是个鼎盛的大懿朝。
    当今可不是先帝手把手教导出来的,所以有如此魄力,老臣们那是欣喜又欣慰啊。
    这要真是随了老皇帝可还行?
    “臣虽然已经告老,可边关有难,臣不敢不管。臣愿意再披挂上阵,为我大懿朝收住边界。”沈长靖高声道。
    “好!好!好!”齐怿修连说三个好。
    “静安候真乃是我大懿朝的中流砥柱。”说着,亲自下来扶起他:“朕也正有此意,侯爷年迈了,自然不需要您再打仗,可有您坐镇,这北疆就乱不了。为了大懿朝,为了大懿朝万千的百姓,也为了朕,静安候辛苦了。”
    “皇上……皇上对臣一家,恩重如山哪!臣万死不足以报答一二。何况,臣身为大懿朝的臣子,本该为大懿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这就回府安顿,明日便随着兵部官员出发。皇上放心,臣与臣的儿孙就算是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流干了最后一滴血,也不会退后一步!若失了北疆,臣与臣的儿孙一起谢罪。”
    “好!朕信你!来人,亲自送静安候回府,替朕告诉静安候夫人,是朕不好,是在离不开老侯爷,叫老夫人千万不要多担心,朕预备足够的粮草,定然叫侯爷此行无后顾之忧。”
    初四上前一步,先擦擦泪:“哎,奴才亲自去。皇上放心吧!侯爷,请,奴才送您回去。”
    众人也都说了感动的话,沈长靖早就红了眼眶了。
    这一番君臣告白委实是叫人感动,内里是什么,其实也不必说清楚。
    皇帝自然是信任沈长靖的,而如果北疆真的丢了,沈家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比起前朝来皇帝的早有安排,后宫才真正开始了一波风雨。
    朝国大军压境,凤藻宫里自然很快就已经有了消息了。
    今日一早,整个凤藻宫就气氛很是不对,众人来请安,也都是神色怪异。
    就连病着的谦淑妃都来了,神色间带着一种说不出,但是看得懂的兴奋。
    不过不管她多兴奋,也不敢马上说什么做什么。
    皇后出来的时候,依旧四平八稳,也像是往常一般说些该说的话,就准备叫散了。
    只是,谦淑妃不敢说的话,有了一个钱修仪。
    “皇后娘娘,臣妾一早听闻了那事,惊的了不得,怎么瞧着皇后娘娘倒是没什么反应呢?”
    “你要本宫有什么反应?怎么皇上才将你位份降了,你就又不服气了?这九嫔里位份有限,下面可不缺位份。”皇后淡淡的。
    钱修仪不敢说话了,只是看那脸色,是不服气的。
    “钱修仪就是说话欠考虑,还当自己是妃位呢。”玫美人哼道。
    “倒都说起我来,这样的大事,我担心也是应该吧?”钱修仪哼了一下。
    沈初柳笑了笑:“自然应该,不过钱修仪小小修仪,这些事却是担心过了头。宫里的事,你我都是不能做主的。”
    众人也都不着急出头,有想法也不能急在一时的。
    钱修仪也不敢再说话,众人都散了。
    上午便是沈长靖等人进宫。
    到了午后,沈初柳听着元宵的话道:“祖父要去北疆是应该的,你出宫一趟,给祖父送些东西,旁的也不必多说,就说我为他和伯父叔父祈福,盼着他们武运昌隆,早日凯旋。”
    元宵应了是就去了。
    “主子,如今这样……皇后娘娘可怎么办啊?”紫珠担忧道。
    “依着你们说,皇后怎么样最好?”沈初柳手里端着一杯茶,轻轻的转着问。
    紫珠道:“这奴婢也不知道,只是……皇后娘娘办事公道,又……又不大管那些事。”
    她这话也明显,要是换一位,谁知道什么性子呢?
    “主子……如果……那个,奴婢是说如果,您……有希望嘛?”如今殿中就她们主仆三人,所以紫蕊也算问的明白。
    沈初柳笑着摇头:“不可能。”
    “那……那还是不要换吧?如紫珠所说,换一个还不知如何。”紫蕊道。
    “幸亏是如今啊。这要是去年……前年……”沈初柳摇头。那时候冯家还有势力,冯太后也还在……
    “如今,皇后又没有嫡子,奴婢想着,只怕是这一关不好过呢。”紫珠道。
    “咱们稳住,翠云轩不许出现什么错处。别的静观其变吧。反正,就算是皇后要下马,这后宫里,也不可能有人上马的。”
    “哎,那奴婢就闭门,这几日想必有小嫔妃来巴结您,不见最好。”紫珠道。
    沈初柳点头,自然是不见最好,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她不想沾上。
    </div>
    </div>


章节目录



娘娘她总是不上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雪中回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雪中回眸并收藏娘娘她总是不上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