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叩叩——
    敲门声传来。
    萧山猛地抬头,看向来人,茶水洒在手背上,他一点反应都没有。
    “何主任,什么事?”
    “校长!拦不住了!您快去看看吧!那群记者就像疯了一样!哦,还有隔壁q大的几个老教授,颤颤巍巍守在校门口,希望能见江扶月一面,我劝不住,也不好拦”
    何主任快哭了。
    这一个星期,明大就跟坐过山车一样。
    不,比坐过山车还夸张。
    过山车好歹高低错落,有起有伏,而明大这一个星期只有高没有低,只有起不带伏。
    总之,就是被江扶月三篇cns带得冲上了青云端。
    眼看一高再高,实则后背悬空,不知道哪一秒就会掉下来,轻则缺胳膊断腿,重则粉身又碎骨!
    主任慌了,从记者堆儿里挤出来,赶紧跑来找萧山。
    萧山深吸口气,扯过纸巾擦掉再次被茶水溅湿的手背——
    以前没学术成绩的时候,他愁。
    现在有了,还一来就仨,他好像更愁了是肿么肥事?
    “这样何主任,你先把那些记者带到阶梯会议室,安抚一下情绪,我随后就到。至于那几位q大的老教授沈老今天在我们这边有课,等会儿你让他去接待一下。”
    “好。”何主任点点头:“那您呢?”
    萧山咬牙:“我去找躲懒的那个!”
    “?”谁?
    实验室。
    萧山风一样刮进来,差点撞翻了椅子。
    “徐老,江扶月呢?”
    徐开青朝里面封闭实验室看了眼:“刚进去。”
    萧山:“”
    “她大概什么时候能出来?”
    “不知道,估计半天吧。”
    “”萧山急匆匆来,最后蔫巴巴离开,还是先搞定那帮记者再说吧
    傍晚,江扶月从实验室出来。
    由于双手在药水里泡太久,虽然做了防护措施,但十个指腹还是起了褶皱。
    她伸出手,嫌弃地看了眼。
    脑子里已经在思考用什么防护性能更好的材料来替代,下一秒,冷不丁抬眼,看见萧山坐在椅子上,眉眼流露疲态,好像等了很久的样子。
    “你怎么在这?”她走过去。
    萧山起身:“总算出来了”他已经送走记者,又送走q大那几位老教授,还在这里干等了快三个小时,江扶月才从里面出来。
    何止半天?
    大半天都有了!
    江扶月:“找我有事?”
    “已经一个星期了,你后面不会再来几篇cns吧?”
    她莞尔:“你猜?”
    萧山:“”不,我不想猜。
    “你以为cns是大白菜?”想要就有?
    萧山:“在你这儿,难道不是?”
    江扶月:“”
    “不开玩笑,说正经的,那群记者已经劝不住了,今天打发走,明天估计还会来。我的建议是,尽快接受采访。”
    江扶月点头,轻嗯一声。
    “那明天?”萧山试探。
    “可以。”
    他轻舒口气:“还有一件事,隔壁q大几个老教授也想来,可能会针对对你那三篇论文的具体内容当场提问,你看同意还是拒了?”
    江扶月:“没关系,都来吧。”
    临走前,萧山不放心地再次跟她确认:“没有第四篇cns了吧?”
    江扶月勾唇:“萧校长是想有,还是不想呢?”
    萧山:“”问题超纲,拒绝回答。
    采访时间定在第二天上午十点,各大媒体闻风而动。
    从q大过来的教授远不止昨天那几位,愣是把会议厅前两排都包圆儿了。
    萧山轻啧出声。
    何主任跟在旁边,悄悄擦汗水:“咱们明大还从没这么风光过。”
    是啊,众人瞩目。
    萧山:“越是这种时候,咱们越要小心谨慎,不能有半点差错。”
    何主任忙不迭点头:“是这个道理。”
    上午十点,受邀人员到齐,现场座无虚席。
    江扶月走到台上。
    提问正式开始。
    记者的问题都比较常规,不难回答,江扶月游刃有余。
    只是轮到几位教授提问,现场气氛便不自觉严肃起来——
    一名老教授翻出论文,指着其中某个观点,“在小胶质细胞通过补体依赖性突触消除介导遗忘中,你提到”
    江扶月认真听完,也拿出随身携带的ipad,打开论文:“1856年德国医生rudolf virchow观察到”
    “众所周知,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中的常驻免疫细胞,大约占脑细胞的10%。在过去,它们被认为是大脑中的被动旁观者,仅在受伤或感染时,才起作用”
    然后,又一名教授继续提问。
    江扶月:“后生动物细胞中三种主要类型的rna聚合酶ii转录本---聚腺苷酸化信使rna(mrna)、组蛋白mrna和小核rna(snrna)”
    “我尝试重建活性的人组蛋白pre-mrna 3'末端加工复合物,并通过低温电子显微镜在近原子分辨率下解析出它的结构”
    她站在台上,面对业内权威、媒体记者,以及来旁观的众多师生,自信从容,侃侃而谈。
    像一个发光体,无法不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明明是一场采访,可记者们听完,却感觉自己听了一堂学术报告会。
    什么小胶质细胞什么rna聚合酶
    离开的时候,表情里还带着几分懵然。
    算了,听不懂。
    q大那群老教授们倒是点着头,一边讨论着,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周正奇也混在里面。
    原本是没留他位子的,q大递过来的名单里也没有他。
    采访进行到一半,他才像做贼一样溜进来。
    结果,被萧山撞个正着。
    “是您啊,周校长。”
    他有点尴尬,用咳嗽来掩饰,避重就轻:“老泰山们集体出动,我不放心,过来看看。”
    “哦,这样啊”萧山点点头。
    其实他也没说什么,可听在周正奇耳朵里,怎么都不得劲。
    “那我安排您坐到前面。”
    “多谢。”
    就这样,周正奇坐到第二排,亲眼目睹了江扶月面对提问对答如流的风采。
    那一刻,周正奇说不清是羡慕居多,还是懊悔更甚。
    一步错,步步错。
    他得罪了江扶月。
    而q大错失了一棵好苗子。
    临走的时候,萧山出来送他。
    笑眯眯的样子看上去格外欠打。
    “周校长慢走,以后欢迎常来明大。”
    周正奇:“”谁要来你这儿?!
    偷偷来听这场采访的又何止周正奇?
    徐开青和老彼得也来了。
    也算不上偷偷,只是因为来得太晚,没有位子了,所以两人只能在后门站着。
    结束的同时,江扶月离开,他俩也跟了上去。
    徐开青:“这叫没有提前准备?我看准备得挺充分嘛。”
    江扶月:“哪家在炒菜?好大的醋味儿。”
    徐开青:“”
    好吧,他承认,自己是有那么一丢丢小嫉妒。
    不怪他一把年纪还这么幼稚,实在是江扶月这惊人的天赋宛若开挂,换谁都眼馋。
    做学术,搞研究,时间越久,就越清楚:努力只占成功的百分之一,而剩下百分之九十九是天赋!
    前者可以通过改变获得,而后者却是与生俱来,没有就没有。
    彼得这一路上“amazing(真是令人惊叹)”就没断过,配合各种语气,各种夸张的表情。
    “噢,chou,接下来你有什么研究计划吗?”
    徐开青不由竖起耳朵。
    江扶月:“还没定。可能是γ、δ、t细胞检测癌症和感染新机制,也可能是关键酶分子调控nash中肝损伤,或者其他。”
    老彼得实名羡慕,这些都是硬骨头,一般人真没魄力和能力拿下,可她却简单地像吃顿饭。
    这下,徐开青更酸了。
    采访结束当天傍晚,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江扶月连拿三篇cns的消息。
    不仅如此,还上了央台新闻。
    这下,网上彻底炸锅——
    “每次月姐一上热搜,不是得了什么奖,就是赢了什么比赛,这回更猛,直接甩出三篇cns,亮瞎大伙儿24k钛合金狗眼。”
    “就一个字——绝!”
    “突然想到一个梗,三篇cns够买三个屁股了,咳咳!”
    “楼上能再恶心一点吗?我月姐不需要!谢谢!”
    “曾经我以为我和女神只差美丽的外表和有趣的灵魂,今天才知道原来还差了180的智商。”
    “如果月姐问,人是怎么死的?我想,在她面前只有一个答案——笨死的!”
    ------题外话------
    两更合一,五千字。


章节目录



重生后我是所有大佬的白月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渝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渝人并收藏重生后我是所有大佬的白月光最新章节